2010年1月26日星期二

短信

两个中药世家联姻,男姓龙,女姓陈。婚夜两人对联。男出上联:龙骨一根,退烧止痒又生津;女对下联:陈皮两片,化痰消肿还解渴;横批:一日见效。

2010年1月25日星期一

韩寒:给点咸菜吃

我国的新闻给我的启示是经常让我知道原来我国有各种各样的部门,这次,我就知道了国家标准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员会在内部制定了官员一顿饭不许超过十万元,官员一次包二奶不准超过五个,官员一次叫小姐不得超过双飞,官员一次受贿不准超过一亿等标准之后,将视角和触角伸向了民间,要规定电瓶车不准超过15到20公里每小时,重量不得超过40公斤,否则将按照机动车来管理。

为什么有这个标准的出台呢?很简单,商人是靠出台产品盈利的,政府是靠出台政策盈利的,有了这个标准以后,大部分的电瓶车将要被划为轻便摩托车或者电动摩托车(电动摩托车,这个词汇真新鲜),无论在牌照和税费上都将大大增加。我不是特别理解,相关部门如果是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幌子的话,那么这一部分超过标准的车,缴纳了更高的费用以后,难道变得更安全了一点吗?难道除了信春哥能不死以外,多交税也能不死吗?

这次的改革上,我们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必杀的决心。因为相关部门知道,通过技术手段,狡猾的刁民可以将本来是40公里极速的电瓶车在检验时限速到20公里甚至15公里的国家标准,这一来相关部门钞票就收不到了,怎么办呢?于是就又出台了40公斤的标准,因为跑的比较快的电瓶车难免重量就重,这下你就没辙了。我建议劳苦人民如果电瓶车的确超标了,等标准实行以后,在检验时将占据重量大头的电瓶,轮胎轮圈等拆除,告诉他们,因为信政府,信国家,这人一有信仰,不光不死,而且这电瓶车连没电没轱辘也能开。

任何的交通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政府以安全的名义限制了摩托车很多时间。在其他国家,毕业以后年轻小伙子创业的阶段,一台摩托车是陪伴他青春的记忆,对于很多不那么富裕的家庭,摩托车是出行必须的交通工具,你不能要求每个人必须要去坐公共交通。后来这些原本骑摩托车的人,一部分人选择了地铁和公交,一部分人买了小车,一部分人买了电瓶车。选择地铁和公交的,最近票价都涨了,选择了小汽车的,油价也涨了,在某些奇特的城市还要收牌照费用和道路使用费,但是选择了电瓶车的那些人,也就是这批人中最弱势的那些人,相关部门一直没有能够从他们身上捞到油水,好不容易电价涨了吧,这钱还不归自己。于是,公平公正的原则体现了出来,当年从摩托车上赶下来的那一批人,都要赚到你。

那么电动车安全么?不安全。因为电动车无声无息,而且刹车性能差,很多电瓶车能开到甚至超过50的速度。但是电动车驾驶员撞死人的事情很少见,更多的是电动车驾驶员被别人撞死。实施新标准以后,对于他们依然被别人撞死似乎没有什么帮助。电动车的标准很简单,应该是牌照登记等手续彻底免费,限制速度不能超过35到40,必须使用碟刹,使用头盔。尤其是必须使用碟刹。我看过市面上很多电瓶车,我看到的大部分能超过50的超级电瓶车,其实所配套的刹车系统和能开到50的轻便摩托车是一样的,都已经主动配备碟刹,这让我很欣慰。这说明这些厂家虽然技术活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基本的良心还是要比一些相关部门要好的,就是你多交钱,服务和配套也会相对应的提升。但电瓶车超过50还是有点危险的,因为轮胎配置比较差,悄然无息,这个速度就可能对行人造成比较大的伤害。

我有一个邻居,在上海金山石化的某个工厂上班,每天回家要坐公交车25公里回到亭林家中。但是他的公司经常加班,加班了以后他就没有车回家了。他的月薪是1600元,在周围很多的工厂里,这已经算不错的。周围的房价都是1万元。他想买一个摩托车,看中了一台4000多的,要去买。我说我这里有一台一模一样的小摩托车,我开了大概100公里,我1000多元卖给你(请要提问你为什么不直接送给他的脑残朋友多动动脑筋)。一周后,朋友说,我不要你的那台了,虽然便宜,但是还要上牌照的钱,最主要是油钱很高,我一个月要加掉快四五百块钱油了,我承担不起。你看我的电瓶车,也能开到50。

如果实行了标准以后,我这位朋友的命运就很叵测了,他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交一笔钱,还是开着它的“电动摩托车”,半个小时多到家,如果运气好,可以活到老,另外一种是换一个国家标准的,但每天回家需要开两个小时左右,无论冬雨还是盛夏,而且他的电量还有相当的可能是开不回家的。

电瓶车是这个城市里倒数第二弱势的人群使用的交通工具,他们往往是疲于奔命的人,你不能让他们以70码的速度去送命,你也不能让他们以15码的速度去奔命。无论如何,我认为相关部门不能再多收他们一分钱了。有些人可以吃鲍鱼,但不能因为看见吃咸菜的人吃太多咸菜而制定一个标准,说你每天必须吃规定量的咸菜,否则太咸了有害身体健康,但解决的办法又不是给人家肉吃,而是将人家已经多吃的或者即将多吃的咸菜按照肉来收费。你以为人家那么乐意吃咸菜吗,你吃一个试试。当然,可能你偶然吃咸菜还觉得挺好吃,就像XX省省长偶然在机动车道里骑自行车上班一次感觉很不错一样。牛逼你就天天吃。

韩寒:给点咸菜吃

我国的新闻给我的启示是经常让我知道原来我国有各种各样的部门,这次,我就知道了国家标准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员会在内部制定了官员一顿饭不许超过十万元,官员一次包二奶不准超过五个,官员一次叫小姐不得超过双飞,官员一次受贿不准超过一亿等标准之后,将视角和触角伸向了民间,要规定电瓶车不准超过15到20公里每小时,重量不得超过40公斤,否则将按照机动车来管理。

为什么有这个标准的出台呢?很简单,商人是靠出台产品盈利的,政府是靠出台政策盈利的,有了这个标准以后,大部分的电瓶车将要被划为轻便摩托车或者电动摩托车(电动摩托车,这个词汇真新鲜),无论在牌照和税费上都将大大增加。我不是特别理解,相关部门如果是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幌子的话,那么这一部分超过标准的车,缴纳了更高的费用以后,难道变得更安全了一点吗?难道除了信春哥能不死以外,多交税也能不死吗?

这次的改革上,我们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必杀的决心。因为相关部门知道,通过技术手段,狡猾的刁民可以将本来是40公里极速的电瓶车在检验时限速到20公里甚至15公里的国家标准,这一来相关部门钞票就收不到了,怎么办呢?于是就又出台了40公斤的标准,因为跑的比较快的电瓶车难免重量就重,这下你就没辙了。我建议劳苦人民如果电瓶车的确超标了,等标准实行以后,在检验时将占据重量大头的电瓶,轮胎轮圈等拆除,告诉他们,因为信政府,信国家,这人一有信仰,不光不死,而且这电瓶车连没电没轱辘也能开。

任何的交通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政府以安全的名义限制了摩托车很多时间。在其他国家,毕业以后年轻小伙子创业的阶段,一台摩托车是陪伴他青春的记忆,对于很多不那么富裕的家庭,摩托车是出行必须的交通工具,你不能要求每个人必须要去坐公共交通。后来这些原本骑摩托车的人,一部分人选择了地铁和公交,一部分人买了小车,一部分人买了电瓶车。选择地铁和公交的,最近票价都涨了,选择了小汽车的,油价也涨了,在某些奇特的城市还要收牌照费用和道路使用费,但是选择了电瓶车的那些人,也就是这批人中最弱势的那些人,相关部门一直没有能够从他们身上捞到油水,好不容易电价涨了吧,这钱还不归自己。于是,公平公正的原则体现了出来,当年从摩托车上赶下来的那一批人,都要赚到你。

那么电动车安全么?不安全。因为电动车无声无息,而且刹车性能差,很多电瓶车能开到甚至超过50的速度。但是电动车驾驶员撞死人的事情很少见,更多的是电动车驾驶员被别人撞死。实施新标准以后,对于他们依然被别人撞死似乎没有什么帮助。电动车的标准很简单,应该是牌照登记等手续彻底免费,限制速度不能超过35到40,必须使用碟刹,使用头盔。尤其是必须使用碟刹。我看过市面上很多电瓶车,我看到的大部分能超过50的超级电瓶车,其实所配套的刹车系统和能开到50的轻便摩托车是一样的,都已经主动配备碟刹,这让我很欣慰。这说明这些厂家虽然技术活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基本的良心还是要比一些相关部门要好的,就是你多交钱,服务和配套也会相对应的提升。但电瓶车超过50还是有点危险的,因为轮胎配置比较差,悄然无息,这个速度就可能对行人造成比较大的伤害。

我有一个邻居,在上海金山石化的某个工厂上班,每天回家要坐公交车25公里回到亭林家中。但是他的公司经常加班,加班了以后他就没有车回家了。他的月薪是1600元,在周围很多的工厂里,这已经算不错的。周围的房价都是1万元。他想买一个摩托车,看中了一台4000多的,要去买。我说我这里有一台一模一样的小摩托车,我开了大概100公里,我1000多元卖给你(请要提问你为什么不直接送给他的脑残朋友多动动脑筋)。一周后,朋友说,我不要你的那台了,虽然便宜,但是还要上牌照的钱,最主要是油钱很高,我一个月要加掉快四五百块钱油了,我承担不起。你看我的电瓶车,也能开到50。

如果实行了标准以后,我这位朋友的命运就很叵测了,他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交一笔钱,还是开着它的“电动摩托车”,半个小时多到家,如果运气好,可以活到老,另外一种是换一个国家标准的,但每天回家需要开两个小时左右,无论冬雨还是盛夏,而且他的电量还有相当的可能是开不回家的。

电瓶车是这个城市里倒数第二弱势的人群使用的交通工具,他们往往是疲于奔命的人,你不能让他们以70码的速度去送命,你也不能让他们以15码的速度去奔命。无论如何,我认为相关部门不能再多收他们一分钱了。有些人可以吃鲍鱼,但不能因为看见吃咸菜的人吃太多咸菜而制定一个标准,说你每天必须吃规定量的咸菜,否则太咸了有害身体健康,但解决的办法又不是给人家肉吃,而是将人家已经多吃的或者即将多吃的咸菜按照肉来收费。你以为人家那么乐意吃咸菜吗,你吃一个试试。当然,可能你偶然吃咸菜还觉得挺好吃,就像XX省省长偶然在机动车道里骑自行车上班一次感觉很不错一样。牛逼你就天天吃。

谷歌为何铤而走险向中国挑战

谷歌公司虽然此前在中国遭到种种限制,但似乎并未走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而且雅虎和微软等公司面临同样的困境。但是谷歌却威胁,由于其电子邮箱系统的人权活动人士的信箱遭到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它可能被迫退出中国市场。谷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旅法学者张伦认为:中国政府多年来实行的一种发展战略就是在工具意义上来使用所谓的现代型企业尤其是信息型企业。但是,像谷歌这样一类以现代通讯为基础的新型技术产业,自由度本身跟企业的发展是生死相关的。那么,像谷歌这样的新型传媒技术企业或迟或早就要碰到这样一个瓶颈:要不要接受中国的新闻控制和网络控制?还是要保持企业的自由度?

张伦认为:首先,我们也不必在这里过高地估价谷歌的道义原则。商业利益的考量是自然的。仅仅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谷歌这样一个全球性的自由的搜索引擎的性质就决定了它终究有一天会与中国的严格控制发生冲突。

比如说谷歌的电子邮箱系统包括敏感人士的个人信息被破坏,谷歌的许多业务被限制,如果谷歌一直听之任之,就意味着谷歌为了利益而向中国当局屈服,如果这样做下去,最终反而会对谷歌在全球的商业信誉带来很大伤害;谷歌的性质是在全世界自由搜索,它本身需要信息的自由流通来生存,这一限制本身等于掐住了它的喉咙。

其次,谷歌和中国发生冲突可能同谷歌的创始人比较理想,信仰信息自由有关系。

但关键性的一点可能是物极必反的原理在起作用。中国对网络的控制在最近几个月甚至连国内的网民都无法忍受。去年十一前后,当局全线封网,据说甚至大约百分之五左右可以通过翻墙去查阅外界信息的网民也被封锁。这样一种大规模的、不惜血本地割断中国与世界的网络联系的做法让谷歌看不到前景。

美国政府最近针对谷歌事件的反应也是如此。奥巴马担任总统以后一直以缓和的姿态同中国打交道,但是,奥巴马访问中国时与中国方面委婉地谈到人权问题,但奥巴马前脚走,北京当局紧接着就抓了刘晓波。等于美国人被扇了耳光。美国人被逼到了墙角。所以美国现在在谷歌事件上调子开始强硬起来。这也是物极必反。中国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时候,引起世界的反弹,国际企业的反弹,甚至也会引起中国人自己的反弹,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2010年1月13日星期三

用数据说话,看Google 怎样被陷害


阿波罗网特稿 技术专家推荐


近日,央视爆出谷歌搜索出现大量黄色词条的信息。一个引起舆论强烈反响的例子是,在谷歌搜索“儿子”竟然也能搜索到黄色词条。那么,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

下面我们来看谷歌是如何被陷害的:众所周知,谷歌关键词提醒是计算机自动摘取最近最流行的关键词来生成的。于是某些人利用这一点,大量在谷歌上搜索黄色词汇,陷害了谷歌。

在谷歌搜索趋势图,以及一些第三方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

在央视曝光谷歌之前7天:

1.有人故意在谷歌大量搜索黄色词汇,使单日黄色词汇搜索量同比猛增 5950% ,单月
搜索总量与上月相比增幅达数千倍。

2.这些搜索量100%来自北京。

3.这些搜索量几乎呈线性急剧上升,理论上这些瞬时搜索量应该服从正态分布并是突发性
的,换句话说,这是有人故意为之。




以下再附上几张类似图表,请注意峰值全部在6月17日,即CCTV节目(6月18日)播出的前一天。












为做对比,说明搜索引擎的统计应该是什么样子,我来附上一张对关键词“天气预报”的搜索统计图表,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年搜索量应该大致呈均匀分布,考虑到搜索引擎的普及使用,会有一个逐渐升高的趋势,但绝不可能出现在某个月份呈直线上升的情况。


那么,还有一种可能,是不是北京的人们在6月份,由于夏天到来,荷尔蒙分泌过多,导致对“儿子母亲不正当关系”这样的黄色词汇搜索过多呢?我们且来看这张对关键词“日本女优”的搜索统计图表,


可以看到,对关键词“日本女优”的搜索量全年大致呈均匀分布,甚至在近期有下降的趋势。那么,这种近期全民荷尔蒙分泌过多的情况也应该被排除了。并不是说对所有黄色信息都有大量的搜索需求。搜索数量呈急剧上升的关键词,只局限在媒体大书特书的几个词汇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其急剧上升阶段和峰值都在媒体报道之前,显然,这不是自然的结果,那么,答案是什么呢?是谁让谷歌如此低俗?